友善列印
政策

藝教貢獻 十年有成 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今頒獎

2023-12-26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教育部潘部長文忠、陳郁秀召集人與終身成就獎得主陳景容教授、蘇峯男教授及張淑美教授合影。

教育部潘部長文忠、陳郁秀召集人與終身成就獎得主陳景容教授、蘇峯男教授及張淑美教授合影。

為表揚長期投入藝術教育貢獻者,教育部從103年起辦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並設「終身成就」、「績優團體」、「績優學校」、「教學傑出」及「活動奉獻」等五大獎項,112年第10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今天(26號)舉行頒獎典禮,共有27個團體及14位個人獲獎。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表示,藝術教育透過美術、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來啟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表達能力的教育方式,也培養學生藝術才能,以及增進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合作能力、建立學生自信心,可謂全方位教育。本屆得獎者不管是團體或個人,不斷在藝術教育上努力,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特別要感謝所有得獎的團體、學校及個人,長期以來在臺灣各個角落為藝術教育所做的努力。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表示,至今參與七屆的評審工作,走訪全台各地進行實地訪視,從城市到偏鄉、山上到離島,看見許多團體及個人對藝術教育長期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並以熱情和專業將美的力散播出去,甚至推展到國際。

 

本屆「終身成就獎」得主共有3位,分別為陳景容教授、蘇峯男教授及張淑美教授。今年90歲的陳景容教授,專精濕壁畫、馬賽克、油畫、粉彩與版畫等多媒材創作,從事藝術創作已超過一甲子,不僅在藝術、學術方面成就斐然,對於社會貢獻也不遺餘力,曾捐贈作品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成功為臺灣進行藝術外交。

 

張淑美教授致力推動美術教育,培育許多藝術教育新秀,致力於藝術課程的研究及編撰,開發美術教材;蘇峯男教授是臺灣水墨畫界的重要人物之一,蘇教授從事藝術創作與教育逾60年,在其影響下,臺灣的水墨畫作品不再僅僅是模仿傳統風格,而是開始注重個性化和現代化的表現。

 

今年為藝術教育貢獻獎十周年,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辦理至今,累計有259個績優學校、團體及132位個人獲獎。教育部表示,未來也將持續推動藝術及美感教育,以擴大參與、全民美感提升為目標,將現有的行動與校園串連成線,讓藝術教育推動有源源不絕的能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