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動「八斗子森川里海在地生活計畫」邁入第四年,特別舉行成果發表,同時在海科館與基隆市政府共同合作下,推出首批多數由在地居民所組成的44位潮境保育區潮間帶導覽員,這批生力軍將配合明年(113年)4月1日上路的保育區人流管制,並持續為保育區永續資源與未來而努力。
海科館說明,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自2016年成立,在產官學及社區民眾的齊心協力之下,已經連續三年獲得臺灣保育區成效最佳的殊榮。為了讓八斗子的森川里海資源,以及在地的產業資源特色具有產值與發展,在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榮的緊密結合下,海科館深入地方展開培力,開展創生的共榮學習和啟動地方商機發展的機會。
海科館陳素芬館長表示,今年延續森川里海的精神,邀請許多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今年度海洋保育X社區創生計畫,透過課程與工作坊的進行建立共識與共榮感,並經由海科館與社區資源整合串連,同時引進企業ESG模式及學校的環境教育等活動,讓企業、組織、學校與大眾前往八斗子進行深度體驗與學習,了解保育區的意義,以及在地社區的風土文化與特色,繼而創造社區商機,建立社區永續的經營模式,也達到森川里海透過永續生產、快樂生活,進而使生態能夠平衡永續的目標,期望未來繼續攜手在地居民共同展開海洋永續的推動,並促進地方特色的發展與產業的創生、創值。
海科館指出,正值基隆市政府將推動保育區人流管制,明年民眾採登記進入保育區,同時需要有在地通過認證的導覽人員帶領才能進入潮間帶,而今年的森川里海計畫執行與方向,即在培訓出相關的導覽員,更結合在地產業規劃推動套裝旅遊,在地方共學下發展出八斗半島綠生活地圖,將來遊客按圖索驥進行走讀,不只能欣賞優美風景,也可以實踐綠生活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