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今天(19日)舉辦「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邀請獲得補助的學校分享創新研發成效,環境部部長薛富盛表示,明年(113年)將提高資源循環創新研發補助經費達1億元,擴大研發範圍與成效。
環境部為提升資源回收處理新技術、加強資源循環驅動力及再利用品質與產值,創造我國資源回收處理高價值,環境部擬定「資源回收創新研發補助計畫」,鼓勵產官學研合作,提出創新研發計畫,從101年起至112年已補助199案,今年度補助21案,經費共4,975萬元,環境部薛富盛部長宣布,為了擴大創新研發能量,明年預算將大幅提高為1億元,補助範圍除了公告應回收廢棄物以外,擴大到整體廢棄物資源循環,將就產品綠色設計、再使用、維修、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處理等各階段進行創新技術研發。
「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邀請中原大學講座教授張添晉以「資源循環技術發展藍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並由今年具推廣價值的創新研發計畫進行成果分享,包括「綠色循環自行車用輪胎」、「租一盞永續的照明」、「再生纖維循環衣,減碳可達15%」、「廢棄物多元高值化發展途徑」、「紡織再生原料追蹤技術」、「廢棄尼龍織物再生技術」。
活動現場也擺放今年度21 個創新研發補助案成果,其中「再生纖維循環衣,減碳可達15%」,由財團法人綜合紡織研究所以全生命週期評估的方式,比較80% 再生寶特瓶及 20% 廢紡織品再製的循環衣與原生纖維製衣對環境衝擊,發現再製循環衣的全球暖化指標可降低達15%,資源循環又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