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2030雙語政策,慈濟科技大學改變過去英文課的上課模式,將學生依英文能力分為基礎、普通及進修等三級,針對學生程度安排繪本、桌遊等學習方案,鼓勵學生從遊戲與生活中學習,降低排斥感,進而提升英文能力。
每一個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可能都有一段學習的血淚史。慈科大教務處雙語教學推動資源中心主任羅珮瑄老師指出,英文其實就是語言的一種,要讓學生學得好,首先就要讓他們願意放下心防,願意開口使用它。
羅佩瑄主任表示,學生一入學就依照程度分組,為學生找尋「同溫層」,上課方式也不再是記單字、背文法而是玩桌遊、讀繪本、說故事,既打破刻板印象,也增加學生開口使用英文的機會,把英文變得實用。就讀護理科二年級的林子晴就說,國中的英文課,讓她「壓力山大」,現在,她多了些自信,也沒那麼討厭英文,更重要的是,她竟然「考及格了!」
羅珮瑄主任強調,語言是打開通往世界大門的鑰匙,學會一種新的語言,就是開啟另一種新的思維、接觸另一種文化,學校希望學生能轉換心境,善用語言去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