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發行2024衛星影像月曆「寒‧極」,取諧音「蕃薯」,透過超高解析度的衛星影像,捕捉劇變下冰雪圈面貌,希望藉由這些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喚起世人對地球環境永續的重視,把握這些即將可能消失的美景,同時也象徵臺灣出發、立足世界。
負責此次規劃設計的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鄭懷傑助理教授表示,此次衛星影像拍攝涵蓋冷岸群島、俄羅斯、南極洲、阿拉斯加、南三明治群島、阿根廷、加拿大北極群島、西藏、冰島和格陵蘭等地區,雖然遠在千里之外,但就全球氣候變遷的角度而言,卻與我們息息相關。例如居住在南極洲的皇帝企鵝,隨著海冰受到暖化的氣候而減少,他們的生存開始受到威脅。尤其2015年以後海冰的快速減少,皇帝企鵝已棄守布倫特冰棚,改到南方55公里的道森-蘭頓冰河繁殖,他們未來的命運為何,端看人們願意為氣候危機付出多少心力。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曾國欣教授說,全球氣候變遷,最先發難的是脆弱的冰雪圈,人類可能面臨一連串環境、生態和經濟衝擊,這些衛星影像,提醒我們它正處於消失當中,如何節能減碳,減緩地球暖化速度,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自1995年起每年均選擇特定主題製作衛星影像月曆,從早期紀錄臺灣山川、水庫和島礁等影像,後來融入人文關懷,結合客家遷徙和電影場景等,均帶來全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