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胃食道逆流成文明病 建議從生活型態及藥品治療來改善

2023-12-06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胃食道逆流成文明病 建議從生活型態及藥品治療來改善

胃食道逆流成文明病 建議從生活型態及藥品治療來改善

胃食道逆流可謂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不少人因為工作忙碌、壓力大,三餐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又抽菸喝酒,導致「火燒心」,經常感到胸口灼熱疼痛、嘔酸水、胃脹胸悶、喉嚨異物感、慢性咳嗽等,種種不適感導致生活品質受影響,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要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需先了解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

 

胃食道逆流常見原因包含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日常生活習慣不良,像是三餐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狼吞虎嚥,或是一吃飽就躺平,還有經常食用咖啡、酒、茶、碳酸飲料及高糖分、高油脂、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都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最後則是高風險族群如肥胖中廣型身材或懷孕,會因腹壓較高導致胃酸逆流,長期處於緊張與焦慮等高壓狀態,也可能增加胃酸分泌引起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與心絞痛常被混淆,臺北市藥師公會藥師蘇柏名表示,簡單的區分法可以看持續時間,心絞痛不適時間較短,而胃食道逆流時間更長,心臟的問題除了胸悶胸痛之外,也會伴隨其他症狀,比如說嘴巴麻痹、噁心或嘔吐的狀況,此外,除非是先天性的心臟病,好發年齡層男性為45歲以上、女性為55歲以上,年輕族群不在此範圍,若有相關症狀,除了要趕快去看醫師之外,也要檢視自身生活作息與生活習慣是否有異常,若被診斷出胃食道逆流,就更應該針對生活去做改善。

 

食藥署提醒,若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應就醫請醫師診治,用藥如有任何問題也應該諮詢藥師,尋求醫藥專業人員的協助,才能保障身體健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