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2023氣候公約締結會議 學者疾呼重視氣候危機及拯救物種

2023-12-01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科學家詹姆士•漢森(左)強調,全球大量暖化正在「醞釀」

科學家詹姆士•漢森(左)強調,全球大量暖化正在「醞釀」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在杜拜登場,本屆會議全球關注的焦點包括首次盤點各國於COP21《巴黎氣候協定》的實施進度,以及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等重量人士出席。唐獎歷屆永續發展獎得主急切呼籲參與國家能從公衛、氣候危機解方、拯救瀕臨物種、和平各面向思考著手。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2015年12月即代表前往巴黎參加最關鍵的COP21,全球近200國達成《巴黎氣候協定》,陳振川執行長也在會場與永續發展教母(首屆唐奬永續發展獎得主)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相聚交流。曾任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的布倫特蘭夫人日前與長者領袖組織(The Elders)及國際衛生和醫學界領導人一起呼籲 COP28主席國和所有國家承諾加速、公正和公平地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她表示,為了保障子孫後代的福祉,人們必須擺脫對化石燃料的危險依賴,並迅速採取行動支持再生能源轉型,以便能夠保持在巴黎承諾的 1.5°C 限制以內。

 

唐獎第三屆永續發展獎得主,著名氣候科學家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en)也在COP28 舉行前,與他合著作者介紹新論文《即將到來的全球暖化》的新發現。研究表明全球暖化的速度較之前理解的更快,事實證明,地球氣候對人為影響的反應比之前預測的更敏感,到2050年將達到攝氏2度,這種加速是由於持續燃燒化石燃料所造成。

 

終身投入地球環境保育工作的2020年唐獎得主珍古德(Jane Goodall)指出,人類目前正面臨著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的破壞,因為貪婪而消耗越來越多的資源,使更多的動物面臨滅絕的威脅。此外,高強度的耕作方式以及使用殺蟲劑劑種植農作物的方式正在殺死土壤,這對生物多樣性、昆蟲和鳥類來說是可怕的。她讚揚1970年代阿拉伯大羚羊在野外滅絕後恢復的阿拉伯大羚羊等保護計劃,肯定COP28地主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拯救瀕臨滅絕邊緣物種的努力也,也期待在COP28會議上,阿聯在領導氣候變遷對話中也將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