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陽明山國小為提供孩子們豐富多元的學習內容與體驗實境,邀請藝術家駐校上課,今年以「校園守護神」為主題,靈感發想於稻草人守護農作物的概念,學生透過分組合作方式,發揮童趣和創意,動手完成大型裝置藝術來當守護神,配合學校推動小田園和綠屋頂課程,眾多親師生親手種植的植栽需要悉心照顧,寓意深遠且寓教於樂,讓校園處處有藝術,上學也變得更令人期待和嚮往。
陽明山國小坐擁國家公園的自然及文史資源,為了培育「愛在心中生根、樂在生活學習、能活出自己色彩」的學生,學校推展駐校藝術家計畫,藉引進藝術資源,陶冶親師生生活美感,並以跨域主題設計與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實施。今年駐校藝術家課程「校園守護神」是由藝術家大沐老師(溫志榮)和孩子們共同討論的結果。大沐老師先展示光鮮亮麗的作品,引起孩子們讚美與好奇,引導學生如何湧現靈感與保持熱忱、承受失敗與挫折的勇氣、保持活動中的安全,以及面對材料不足的隨機應變。
在大沐老師與教務主任李哲文的協同教學下實施為期10週的課程,指導孩子們利用校園植栽修剪後的枯枝及報廢課桌椅等材料用於創作,而過程中,孩子們必須獨自操作具危險性的木工機具,例如電鑽和鍊鋸機的鑽孔和裁切,所以必須先學會正確操作,並抱持謹慎態度,以確保活動安全無虞;而當孩子親手完成的守護神,腳踏實地的矗立在田園中的那一刻起,成功連結孩子與生物的情誼,也拉近與環境的距離。
六年級學生楊恩碩表示,「校園守護神」大約150公分高,製作起來真的不太容易,尤其是在組裝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靠著大沐老師和同學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作品。看到作品聳立在校園時,內心無比喜悅,當初遇到的困難、挫折以及付出的努力都值得了。
陽明山國小駐校藝術家課程成功開啟孩子們的多元智慧、藝術涵養、環保素養與安全教育,並培育出不怕失敗的學生。在這裡也可以看見能獨立創作、攜手團隊合作與樂於分享成果的美麗人文風景,以及對於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優質課程理念的具體實踐樣貌。未來學校將持續把「在地創生」、「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學生自主學習」等新興議題融入課程實施,培育出能擁抱在地情懷、延伸國際觸角且能與時俱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懂生活、有美感、不怕失敗」的小小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