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從今天(4日)到9日,在臺北舉辦「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展出150年來的教科書,今天也同時舉辦「當代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邀請國際與臺灣教育現場的參與者集思廣益,討論數位教科書在未來教育的發展。
副總統賴清德、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受邀參加「當代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賴清德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透過「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可看出在極權時代,我們孩子知道中國的三川五嶽,卻不知道濁水溪在哪,也不知道臺灣的芒果、菱角在哪盛產,但這經過一代代以生活為中心的教科書,有所改變,過去教科書的文章都是古文,現在收錄很多當代作者的文章,與我們當前社會更緊密契合。
賴副總統表示,未來是全面智慧化的時代,不僅是無人工廠、無人駕駛外,無紙時代也會緊跟著來,臺灣有半導體、IT產業占據優勢,將會全面帶動智慧化發展,未來政府會在教育上持續促進數位教學,讓臺灣經由科技產業,讓孩子接受更完整先進的數位學習。
潘文忠部長說,本次「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橫跨百年,相當難得,值得一看。尤其臺灣的教科書從108課綱後,在內容及美感上,有很大的改變,也有更先進的想法。而Covid-19疫情期間,臺灣教育進入線上學習,感謝教科書業者願意釋出更多數位資源,讓學生學習,數位學習的時代已經來臨,期待本次數位論壇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對推動數位教科書發展的政策提出建言。
除了國際論壇外,「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也同步自即日起到9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1館舉辦,展出150年來的各種教科書,從清代咸豐年間的「修身課程」,到現代一綱多本、數位化教材,展覽期間也舉辦10場教育沙龍,從AI、數位學習到永續思辯等主題,與大眾分享現今教育現場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