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與NASA合作 環境部成立亞洲第一個APAC

2023-11-02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環境部與NASA合作成立亞洲第一個APAC(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與NASA合作成立亞洲第一個APAC(環境部提供)

臺灣空氣品質監測水準獲世界肯定,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我國環境部合作,在臺灣成立「亞太氣膠自動觀測網(AERONET)檢校訓練中心」(APAC),未來臺灣將負責亞太國家的AERONET檢校工作,將對提升空氣品質監測資料品質與氣候變遷研究做出具體貢獻。

 

氣膠是空氣中微細懸浮微粒的統稱,對於調節全球及區域氣候扮演重要角色,偵測氣膠有助於了解空氣品質,環境部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已經累積長達二十年的合作經驗,目前,臺灣環境部設有7個太陽光度計監測大氣氣膠光學厚度,並加入NASA氣膠輻射監測網(AERONET),除了輔助區域空氣品質的監測外,另外有架設於鹿林山測站、東沙、南沙太平島等背景大氣環境,對於瞭解亞洲背景空氣品質污染趨勢、境外污染傳輸及長期氣候變遷研究有極大助益。

 

環境部表示,臺灣在空氣品質監測技術的發展居於亞太各國領先的角色,亞洲各國太陽光度計設備每年需要送回美國NASA進行校正,NASA期望於臺灣建立AERONET檢校訓練中心服務亞洲國家,降低儀器運送過程的碳排放和運費,鹿林山大氣背景站由於空品佳,更將是繼夏威夷、西班牙伊薩尼亞背景站之後,全球第三個,也是亞洲第一個受AERONET認證的標準平臺。

 

環境部部長薛富盛說,檢校訓練中心成立後,臺灣將從資訊的取得者轉變為供應者,提供亞洲與東南亞非常有用的資料,協助區域性的空污治理與減碳策略,也能提高臺灣國際地位。

 

未來亞太國家的AERONET檢校工作,將交由環境部所成立的AERONET檢校訓練中心負責,環境部表示,臺灣第1年可檢校的設備約有20套,目前全東南亞則約有5、60套將陸續到臺灣校正,預估未來將再增加,環境部也將持續投入更多資源精進。薛富盛部長也表示,中心成立後,將強化校準服務與教育訓練,目前臺灣除了中央大學外,還有多所大學,都在空氣汙染與大氣觀測上有許多研究,未來將結合太空中心的福衛五號等,讓臺灣大氣研究上量能可以更提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