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從即日起到113年2月29日,展出「山客生活交換旅所」特展,本次以「新北近山客家帶」作為策展論述,描述客家族群如何遷移到三峽在地化的過程,結合產業、文史及藍染工藝,呈現出新北的客家傳統、創新以及藍染藝術。
三峽客家族群的歷史發展是一場遷徙與開墾的史詩,來自桃竹苗的客家二次移民以其智慧和辛勤工作,運用既有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發掘了這片土地蘊藏的寶藏,新北市客家園區管理科科長藍文榮表示,客家人從過去茂密的叢林,辛勤開墾形塑了地方獨一無二的人文特色,這些來自臺灣不同區域的客家人,使用的腔調、文化習俗也各具特色,透過文化的流轉、古今文化記憶的對比,將傳統的「族群意識」交換當代的「客家生活指南」,重新理解那些烙印在日常生活中的山林客家文化的獨特精神與內涵。
藍文榮科長說,本次展覽其中重要的展區為「朝山棲息」,不僅聚焦三峽客庄文史資料及客家傳統飲食文化,還以「客庄新世代」為子題,展示了新北青年食藝創業家的故事,像是展覽以客家生活的三個情境『廳下』(客廳)、『食飯間』(餐桌)、『間房』(房間),將客家染布工藝融入在生活情境當中,連結客家族群遷徙歷史與藍染工藝生活,並當代藝術家熱情投入藍染工藝的匠心精神。
除了特展之外,系列活動將從10月28日正式開跑,周末規劃職人進駐體驗,主題有醃筍、製茶、蜂蠟、茶油、柑橘果醬等體驗DIY,認識三峽客家職人如何透過第一級產業的加工與優化,呈現特色產業,另外也規劃主題市集、客家文化餐桌、茶鄉走讀及客家醃製體驗,更多活動資訊請上新北市客家局臉書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