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變遷,很多街景面貌都不同,雜貨店換成便利商店,裁縫店被成衣店取代,國立臺灣圖書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特別合作,推出「巷口那家店」特展,以插畫的形式搭配動人故事,呈現庶民共同記憶。
國立臺灣圖書館攜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國臺圖1樓臺灣藝文走廊推出「巷口那家店」特展,展覽以「街坊鄰居交誼」為核心,精選插畫家林家棟9幅發表在臺史博《觀‧臺灣》專欄的作品,作為展覽內容,承辦人、國臺圖研究助理周慧茹指出,這次展覽呈現出街上常見的檳榔攤、男士理髮店、電玩專賣店、釣蝦場、布莊、夾娃娃機、保齡球館、泡沫紅茶館以及體育用品店等9種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街頭店鋪展版,再搭配林家棟的插畫及雜誌濃縮訪談紀錄,見證臺灣社會脈動與產業變遷。
隨著社會改變,許多商店也隨之不同,周慧茹舉例,1980年代的「泡沫紅茶館」,是時髦、流行的聚會場所,許多客人來店是為了與親朋好友聊天、共度歡愉時光,喝什麼飲料反而不是在意的重點,與現在手搖飲店不時推出新款飲品大力宣傳,形成有趣的對比。
國臺圖擁有豐富臺灣學館藏資源,民眾在觀展後可即時查閱相關書刊,延伸閱讀臺灣歷史,認識在地的文化發展。展覽至10月15日止,歡迎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