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立臺中一中年年參加「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個人組是今年各校間的最大贏家,共榮獲1金、1銀、3銅,也寫下校史紀錄。而專題組部分則獲得銅牌的肯定。
臺中一中林隆諺校長指出,一中自「高中地理奧林匹亞」舉辦以來年年參賽,為目前全國僅兩所學校之一,今年延續過去21年參賽皆進入決賽的佳績,本屆賽事有個人組6人、專題組1隊進到最高殿堂;而個人組是今年各校間的最大贏家,共榮獲1金、1銀、3銅,寫下校史紀錄。而專題組部分則延續學校傳統,獲得銅牌優良表現。
龍津高中彭佳偉校長在這次培訓期間,平日在臺中海線的龍井地區服務師生,下班後及假日期間仍需肩負中一中地奧個人組選手的指導工作,藉由實體與線上課程,為了增強每位選手的參賽能量而費盡心力,長期對於學生的用心指導,今年中一中個人獎獲得參賽以來的最佳成績。
個人賽金牌曾向謙同學表示,培訓中記憶最深的應該是FWE練習,因為星期四在練習一中旁邊的土地利用圖,然後星期六就剛好考土地利用圖,所以一中專業的培訓對參賽幫助很大。
個人賽銀牌紀均翰則說,地理奧林匹亞的作答過程相較於其他奧林匹亞以及一般考試更為開放,題目的變化程度也更高。例如今年決賽便使用到了指南針、經緯度儀,甚至上機操作Google Earth。如此的競賽經驗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也讓臨場應變能力有所提升。
專題組指導老師林怡秀表示,老師指導學生做專題需要注意的三件事,首先是決定研究主題,再來是研究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和定位,最後,團體組競賽組內的協調和默契十分重要。而學生做研究及參加比賽最大的兩個收穫,包括保持好奇心與熱情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榮獲銅牌的專題組徐新棣及賴奕廷二位同學都強調,此次研究拉近了他們與社會的距離,在與陌生人的訪談中,他們接受了他們的生命故事,從而使他們更加關注隱藏在社會角落的問題。在未來,他們將繼續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熱愛,並且勇敢地投入其中,努力成為一名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