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教部5年52億元設海外基地開專班 搶國際人才

2023-09-07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行政院院會通過教育部提出的「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會後舉行記者會說明。(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院會通過教育部提出的「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會後舉行記者會說明。(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院會今天(7日)通過「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預計從113年到117年, 5年投入52億元,透過籌組大學聯盟,在歐美與新南向國家設置海外基地,提供產學獎助金及生活津貼等多項措施及誘因,吸引優秀國際學生來臺就學與留臺工作,解決產業缺乏人才的困境。

 

 

為了解決產業缺工問題,教育部在既有「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外,再加強力道,推動「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希望招收更多國際生來臺就學與就業。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指出,「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有三大策略,第一是籌組「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及國際產學教育合作聯盟」及設立海外基地,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以12所設有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的大學為主,在「歐美國家」設置海外基地,招收工學、理學、醫學、生命科學/農學、社會科學及人文藝術領域學生,並特別重視半導體、金融及國際傳播領域;國際產學教育合作聯盟則將在「新南向國家」設置海外基地,以在新南向國家已具有穩固連結且具豐富招生經驗,已取得合作廠商開班需求,並提供每月至少1萬元生活津貼的學校為對象,招收缺工嚴重的STEM、金融及半導體領域為優先。

 

楊玉惠司長表示,過去大學都是單打獨鬥,各自去海外招生,未來組成聯盟,搭配海外基地,擴大招生力道,海外基地將提供華語先修、國際合作交流與新型專班招生的功能,預計113年將成立7個海外基地,以越南、印尼與菲律賓等新南向國家優先設置,至114年預計共成立10個海外基地。

 

第二項策略是大專校院可結合企業開設新型專班,並提供產學獎助金及生活/實習津貼,楊玉惠司長指出,大學與技專校院可以開辦學士雙聯專班、2年制學士專班、2年制學士後專班及2年制碩、博士班,並以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金融及半導體相關領域為優先,由大學與企業共同赴海外基地甄選當地優秀學生,並由學校與企業共同規劃客製化課程設計;新型專班學生可獲得國發基金提供最多2年的「產學獎助金」與企業提供「生活/實習津貼」,並需於畢業後至少留臺工作2年,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第三策略則是強化國際生職涯與諮詢輔導,計畫將分4年逐步補助大學配置國際生專責輔導人員、與企業共同規劃課程(含實習)、建立學習與就業SOP、落實留臺就業追蹤等,並即時蒐集並評估各校輔導國際生的困難或建議,即時反映政府相關部會予以改善,幫助國際生能留臺穩定就業。

 

楊玉惠司長指出,過去受限法規,大約只有4到5成的國際生會在畢業後留臺工作,因此,未來除了鬆綁法規,並透過專班與獎助學金等誘因,招收更多國際生來臺,再透過職涯輔導,增加留臺工作的比例,預計至2030年可招收國際生累計超過32萬人、預計留用人數累計可超過21萬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