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雲門舞集50週年 新作《波》將挑戰AI編舞

2023-07-17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劇照-雲門50 鄭宗龍《波》(攝影 李佳曄)

劇照-雲門50 鄭宗龍《波》(攝影 李佳曄)

雲門舞集50週年,也首度嘗試以AI來編舞。藝術總監鄭宗龍攜手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將與雲門舞者們一同用身體迎向AI科技浪潮,所共創的新作《波》,於10月12到15號在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10月28到29號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11月4到5號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演出。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表示,《波》的靈感來自於疫情期間,感受到世界的變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希望透過與真鍋大度的合作,藉由身體作品反映這個世界的脈動與震盪能量,他說他很好奇,台上舞者在跳舞時,為什麼能撞擊到台下觀眾,他發現光、聲音、肢體動作的傳遞,撞擊到坐在觀眾席的每個人,這就是一種波,產生了共振的狀態。

 

鄭宗龍笑說,《波》的創作中有一部分編舞要讓給AI,有些AI生成的動作確實超越他們想像,對舞者來說挑戰很大,但原理是類似的,就是看如何在科技與舞蹈中找到平衡,更不會擔心AI未來會取代舞者。

 

今年2月,鄭宗龍與真鍋大度分別帶著舞者與科技團隊,在雲門劇場展開第一步的測試。團隊以科技工具讀取舞者身體的數據資料,像是肌肉的電流、呼吸與聲音等,經過AI技術,演算為影像或其他形式。AI將對身體施展什麼樣的科技魔法,真鍋大度保密地說,目前還沒決定演出時要使用哪些部分,但科技最後還是取決於如何展現身體,當鄭宗龍編完舞之後,他也要用影像對舞蹈作出詮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