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所推動的「偏鄉藝術美感育苗計畫」,安排5個小隊分別前往全臺20所小學辦理為期5天的暑期營隊。第五小隊第一站來到新北市瑞濱國小,首次進行跨校聯合營隊,針對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方面,設計規劃教育課程,提升偏鄉學子的藝術與美感素養。
112年「偏鄉藝術美感育苗計畫」,第五小隊第一站來到新北市瑞芳區瑞濱國小,進行首次的5校聯合營隊,包含瑞濱國小、九份國小、鼻頭國小、瓜山國小、濂洞國小。濂洞國小校長黃恕懿表示,營隊集結各個地區、不同學校的孩子,因此帶來「美」的東西也更廣泛,不僅開闊孩子的心靈世界,也從中瞭解原來「美」沒有一定的標準。
19位師資生針對音樂、視覺、表演等面向設計多元的教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二年級的程臻表示,其中「蝸蝸樂」是孩子們熱愛的視覺藝術課程,利用蝸牛是雌雄同體的特質,讓學生探索個人特色,並用黏土設計出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小蝸牛。
另外,音樂領域課程「大嘻嘻哈哈時代」,讓學生用Rap唱出家鄉在地特色;表演藝術課程「哇ㄟ校園」,學生學習拍攝運鏡手法,發掘校園特色並自行設計廣告slogan,自製宣傳短片。
新北市5校聯合營隊結束後,第五小隊接下來也會陸續前往嘉義縣灣內國小、臺中市桐林國小、屏東縣琉球國小,透過一週的暑期營隊課程,種下學生對藝術與美感素養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