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自111年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經過一年全國將近五萬多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531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個案占了85.1%,顯示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國健署呼籲民眾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並拯救個人生命。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也是我國癌症位居死因的第一位,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表示,過去肺癌被診斷出來,差不多就到了三四期,甚至是末期,錯過早期治療機會,因此符合資格的民眾請踴躍來篩檢,首先是具肺癌家族史,為50到74歲男性或45到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重度吸菸史為50到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以上,戒菸未達15年的重度吸菸者。
臺灣是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以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而我國肺癌篩檢計畫實施週年以來,找出的肺癌個案有85.1%為早期,證實能有效於早期發現肺癌,有助提高肺癌存活率,鼓勵符合資格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肺癌篩檢合約醫院預約及檢查。
公費補助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服務已受檢民眾中,約9.2%經醫師評估有疑似異常的肺部結節,需定期檢查追蹤或進行確診程序,然而肺部結節多數為良性,中央健康保險署與國民健康署攜手合作,自112年6月1日起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提供醫療院所主動追蹤篩檢疑似異常個案的誘因,協助依照民眾就醫意願,進行妥適安排,完成後續檢查追蹤或確診程序。
國健署提醒,肺癌篩檢僅能早期發現,並不能降低肺癌的發生率,吸菸者戒菸10到15年,肺癌發生機會可減半,呼籲目前仍有吸菸的民眾,請多善用戒菸服務資源,增加戒菸成功的機率,同時遠離二、三手菸,並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罹患肺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