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7國查核組織齊聚「2023亞洲事實查核論壇」 分享實務經驗

2023-07-03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舉辦亞洲事實查核論壇,邀請7國資深國際查核組織,分享實務經驗

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舉辦亞洲事實查核論壇,邀請7國資深國際查核組織,分享實務經驗

「2023亞洲事實查核論壇」今(7/3)、明兩天在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登場,主辦單位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今年論壇邀請國際查核組織聯盟(IFCN),以及包含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南非等7個國際查核組織代表與會,透過實務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拓展臺灣事實查核工作者、新聞媒體記者的國際視野,有助於未來事實查核的執行。

 

臺灣事實查核中心主辦的亞洲論壇邁入第五年,董事長羅世宏表示,大家都知道假新聞的傳播對我國民主國家構成重大威脅,作為事實查核者,有責任維護真相、促進透明度。在訊息過載的時代,亞洲事實查核論壇是一個合作 、知識交流、以及事實查核領域最佳實踐的發展,透過集體努力,可以加強組織工作的可信度,並有效打擊謊言的傳播。臺灣長期致力於公開對話、言論自由和追求真理,相信通過共同努力並建立強大的網路,創造一個更加知情和有彈性的社會,鼓勵所有的參與者積極參與,建立有意義的聯繫,並探索合作途徑,強化組織的集體影響力以及訊息傳播領域的真實性、完整性。

 

今年論壇將把焦點臺灣社會轉移到全球事實查核社群,特邀請來自全球五大洲的七家老牌查核組織,包括美國PolitiFact、西班牙Maltida.es、阿根廷Chequeado、巴西 Aos Fatos 、南非Africa Check、香港Annie Lab、約旦Fatabyyano及國際查核組織聯盟(IFCN)教育主任阿蘭娜.德弗札克。臺灣事實查核中心副總編審陳偉婷表示,這七家國際知名查核組織在政治查核、媒體識讀、在地數位扎根和跨區域合作上,有豐富的經驗和創意活潑的作法,將帶給臺灣媒體和查核生態圈更多新鮮想法和火花。

 

國際查核組織聯盟(IFCN)教育主任阿蘭娜.德弗札克在論壇中介紹IFCN實際執行工作經驗,並指出,各國事實查核組織發現,在已開發國家或新興國家,許多媒體記者受到騷擾、人身攻擊及訴訟問題,甚至還有國家立法限制媒體自由。IFCN期望杜絕法律上的問題,和無國界記者組織合作,由包括Google、META等企業提供資源,成立法律防護基金,幫助更多機構和事實查核工作者、記者面對法律上的問題,資助各國事實查核機構。

 

明(113)年是臺灣總統的選舉年,網路上充斥著與選舉和政治有關的訊息,今年論壇也以「政治與事實查核」為題,邀請了在政治查核領域深具經驗的美國、阿根廷和巴西的查核組織代表,分享他們如何進行政治訊息查核。擔任主持人的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表示,政治查核是許多國家所面對非常迫切、困難且重要的議題,查核組織是否能公正客觀、是否被信任以及內容是否有效果,仍有相當多的疑問。他指出,根據臺大新聞研究所日前的調查發現,有關政治議題的事實查核效果很不好,民眾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必須想辦法找到更好的方法,建立查核組織的可信度。

 

為期兩天的「2023亞洲事實查核論壇」涵蓋許多重要議題,包含政治與事實查核、事實查核的全球協作趨勢、從中國因素看事實查核的亞洲新視野、AI對事實查核是利器還是禍害、查核教育在地扎根等,在國際專家的參與下將帶來精彩的討論。此外,論壇特別安排臺灣事實查核生態圈夥伴介紹,邀請臺灣查核工作者分享工作經驗,也讓國際對臺灣有更多認識與理解,在關鍵時刻有助全球事實查核串連。活動相關資訊可上臺灣事實查核中心「2023亞洲事實查核論壇」專區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