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美術館即日起展出〈海浪的聲音那麼大〉特展,展期至8月20日,以「造船」、「野燒」與「採集」為構造對象,參展的8位藝術家均生活於臺東海岸,或對東海岸有著牽絆,歷經近10個月的醞釀籌備,透過音場構造、錄像或現地裝置,帶領觀者感受自然山海的身體創作實踐。
〈海浪的聲音那麼大〉特展由龔卓軍、黃瀞瑩、李韻儀共同策劃,3位策展人各自有不同的研究領域,卻有著關注與研究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共通點,此次與8位參展藝術家合作,運用不同媒材,描繪創作者置身於特定環境條件中,自我轉化與認同的構造過程。
龔卓軍表示,此次展覽以臺東綿延的海岸線串起8位藝術家,展出作品皆為新作,以巨大的創作量體呈現與海浪聲的直接對話,民眾走進展場,將可感受到這份對話的力量。黃瀞瑩說,每位創作者在各自不同的創作相關場域中,如同環境音的放大筒,或折射的稜鏡,呈現大地環境更多彩的樣貌。
參展藝術家陳豪毅、Lafin為在地原住民藝術家,王郁雯、林瑞玉、Heidi Yip則為移居東海岸多年的創作者,而郭娟秋、吳其錚是近年深受東海岸自然人文牽引而往返於東岸之間,分別以自然材質雕塑、裝置、繪畫、或以採土野燒製陶,進行身體與環境對話的創作。
另外,聲音藝術家陳昱榮,踏訪上述藝術家的生活以及採集創作靈感、素材的場域,蒐集、採錄並重構東海岸創作者的聲音地景,作為展覽空間基底,串連山歌廳與海舞廳,讓展覽呈現從材質到敘事之間的積累與轉化。
文化處指出,為使觀者更深入理解此次展覽,美術館規劃一系列共3場次免費藝術講座,分別於7月29日舉辦「五道浪展覽講座」,邀請藝術家拉黑子與人類學者蔡政良與談、8月5日「海岸身體論:藝術家面對面」座談會,以及8月12日「海岸環境音:藝術家面對面」,歡迎民眾參加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