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決賽暨頒獎典禮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登場,共計284所學校、1,127隊、2,410人報名參賽,選出國小組、國中組、普高組、技高組及教師組共30組隊伍晉級決賽。
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表示,科學探究是要用「系統性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可能是生活上、工作上所面對的問題,如同108課綱裡所提到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競賽可讓參賽選手更了解探究與實作的精神,增強學生對科學的敘事力,並由文字、漫畫與影片的傳達,培養科學的轉譯者與傳播者,讓國內科學教育更加多元化。
競賽成果揭曉,各組第一名分別由國小組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國中組高雄市立明華國民中學、普高組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技高組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師組國立關西高級中學及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學共同獲得、大專社會組國立中正大學王政霖獲得。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張朝亮主任表示,科研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國網中心長期協助教育部與國科會推廣科普教育,透過活動激發學子對科學的好奇探索心;此外,為鼓勵女性、原住民及新二代參與科學探究,競賽也設置額外加分機制,使女性參與比例已明顯超越男性比例,而海外也有23組隊伍報名參與,讓更多海外華人能共同參與。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李秀鳳館長則提到,科工館長年致力於推廣全民科普教育,尤其在新課綱「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念下,透過探究與實作的過程,培養同學科學探究的方法以及科學敘事能力,經過競賽的參與,與各參加競賽同學互動交流,將可以學到更多在課堂上所無法學習的知識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