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聖母醫院泰源健康活力站歡慶10周年,今(26)日起一連2天舉辦「沉浸式原鄉長照增能培力工作坊」,透過論壇與實地踏查的方式觀摩成果,向外界分享「部落長者自主,社區青年陪伴」的成功模式,見證「老寶貝」們如何在原鄉璀璨發光。
2013年,臺東聖母醫院投入各項資源,協助泰源部落活化社區、啟動部落健康營造計畫,部落傳統與創新觀念兩者交融磨礪10年,綻放耀眼光芒,如今泰源部落口裡所說的「老寶貝」,就是部落裡一群可以自主管理健康照護的長輩們。
臺東聖母醫院院長陳良娟說,「我們的態度是以老人作為主人,他們是部落的主體,我們跟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幫助它們能夠活得更好,在地健康老化」,包括請哪個老師上課、要開甚麼課、如何進行,甚至上課的場地,都由「老寶貝當家做主」,符合他們的需要,「而不是我們認為他們需要。」
阿美族人嚴謹的階級與倫理觀念,使長輩們能積極表達意見,並受到晚輩發自內心的尊重,年輕人或照顧者只是從旁協助或陪伴,如此可使長輩不會因為日漸衰退而被迫改變生活方式,從而獲得健康、尊嚴與快樂的晚年,可以說是長照的最佳模式。
泰源健康活力站成立第一年,就拿下國健署阿公阿嬤健康活力show全國總冠軍,並多次晉級全國決賽,陳良娟院長說,老寶貝們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任,遵照健康原則努力調整、改變,「既使是拿四腳拐的長輩,幾個月後照樣登上舞臺跳健康操」,同儕的力量也讓長輩們更有追尋健康的動力。
泰源健康活力站10周年慶,臺東聖母醫院特別舉辦「沉浸式原鄉長照增能培力工作坊」,首日為論壇日,以10周年紀錄片首映揭開序幕,並請學者專家分別解析「部落長者自主,社區青年陪伴」的成功模式,並探討社區長照的靈性關懷課題。
第2日為實境日,帶領工作坊夥伴進入泰源部落實地踏查、觀摩成果,同時也實際領會部落長者的健康生活與美食饗宴,並透過阿美族充滿祭儀文化美感與深度對話功能的「巴哥浪」,帶大家分享彼此的看見,挖掘心靈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