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攜手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主辦的「北大玩具節」今年邁向第六屆,結合北大師生與在地夥伴,藉由二手玩具設計遊戲攤位,不只減少垃圾量,也為兒童與長者創造美好時光;今年更增加懷舊專區、陀螺達人秀,以及土城社福卡拉OK車等活動,期望讓祖孫三代一起同樂,創造全齡共融的臺北大學城。活動也吸引了165位大人、204位小朋友、132位現場工作人員及北大師生,共計參與者達501位共度玩具節。
北大社科院USR計畫今年度正式成立「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將延續USR計畫的資源與精神,聯結教學、研究、以及社區服務,而北大特區的兒童與高齡者就佔了近半數,因此今年度北大玩具節除了保有兒童的遊戲攤位外,也增加了高齡者的服務,讓內容更為豐富。
臺北大學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表示,北大玩具節是「大學城節慶」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每年第一場的節慶。北大特區與臺北大學在地理上的接近性,計畫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大學資源公共化,透過玩具節集結了校內師生的資源、也與在地學校包括北大高中、桃子腳國中小合作攤位。
玩具圖書館執行長張維庭本身也是社工所碩士班的學生,這六年來與社工系「遊戲治療」課程合作,讓學生認識二手玩具的力量,不但是減少垃圾量,也將玩具的生命可以延續服務更多需要的族群,透過玩具節的攤位設計,也讓學生意識到資源回收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服務兒童與高齡族群。
臺北大學副校長陳達新指出,臺北大學持續推動SDGs,透過「北大玩具節」有助達成北大特區「健康與福祉」、「永續城鄉」以及「多元夥伴關係」的發展目標,因此學校相當重視也全力支持。六年來與在地夥伴的合作也越來越多元,公私部門都參與其中,包含土城社福中心、伊甸基金會、恩主公醫院、樂芙協會,今年同時增加在地學校的合作,讓攤位更為豐富,在地性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