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教育倡議」第三次高層對話日前(22號)以實體及視訊混合方式在臺北及華府兩地同時舉辦。雙方共同盤點過去在「臺美教育倡議」下推展華語文及英語教學合作的經驗與成果,重申將持續深化教育交流,展現理念相近的民主陣營團結營造自由、透明、開放語言學習環境的共同目標,也就未來優先合作項目進行充分討論,成果豐碩。
在「臺美教育倡議」第三次高層對話中,我方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線上)偕同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常務次長俞大㵢、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施克和、僑委會副委員長呂元榮等主談,美方由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及教育部幕僚長倪克思(Sheila Nix)線上主談,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道森(Camille Dawson)並率團來臺實體與會。會後與會人員在外交部共同舉辦成果說明會,說明雙方推動教育合作的共同信念及緊密夥伴關係。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親自與會,他代表我方教育部致詞時表示,臺美於109年12月簽署「臺美國際教育合作瞭解備忘錄」,啟動「臺美教育倡議」,雙方語言教育合作隨即展開新頁。
他指出,儘管疫情肆虐影響國際旅行,臺美教育合作仍持續推動,包括增加美國國務院官方獎學金名額,讓更多美國青年菁英來台學習華語,雙方也共同出資擴大美國「傅爾布萊特計畫」(the Fulbright Program)在臺規模,使臺灣成為「傅爾布萊特計畫」全球最大的合作夥伴之一,每年接待超過200名美國學人或學生來臺研習與交流。此外,逐步開展的臺美校際華語文合作,以及在美國設立的「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也為臺美華語文教學合作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