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在2022年完成轉型,以國家的高度統合科技政策。在2023年將繼續以穩定基礎研究推進科研動能,建立8大前瞻科技平臺,同時也在培力女性科研人才、拓展國際交流等方面持續加強。
國科會舉行新春記者會,回顧2022並展望2023新願景,國科會表示,2023年將持續以穩定基礎研究推進科研動能,建立前瞻科技平臺,包含前瞻半導體與量子、AI、太空與6G、資安、防疫與高齡科技、淨零科技、國防科技,以及人文社會等8項領域,從整合學研能量,串接中下游到產業與社會。至於8大平臺所需預算約349億元,其中淨零科技為119億,半導體與量子科技83億,防疫則是大約24億。
國科會也將著重3大面向持續加強,包含基礎科學研究、女性科研人才培力以及拓展國際交流等。針對基礎科學研究,吳政忠主任委員說明,現在有許多成熟的科技應用,臺灣必須超前部屬,包含量子、人工智慧背後的類神經網絡等,如何發展出更超前的想法,需要仰賴基礎科學研究。透過資源配置,展現力挺學研、攜手穩住並積極拓展我國科研長期佈局的共識。
最後,吳政忠主委表示,我國科技發展需要導入人文關懷的思維。在2022年通過的「科學技術白皮書」,以「前瞻創新、民主包容、韌性永續」作為2035科技發展遠景,國科會將持續整合資源,攜手各部會落實相關政策,回應社會需求,實現普惠科技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