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是國際女科學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為了響應聯合國「促進永續發展年」(IYBSSD),今天(9日)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支持下,於海科潮境智能海洋館進行一系列由暖暖高中師生設計的科學闖關活動,包含「海龜點點名」、「海洋危機」及「高科技順序」等,藉此分享「女高中生保育區探索與實作」的成果,以及海洋永續概念。
海科館表示,在國科會的支持下,首度以「女高中生保育區探究與實作」推動女孩參與科學的學習與探究。有鑑於東北角的地理及海流條件特殊,是許多海洋生物遷徙必經的區域,這次特別針對潮境保育區的海龜進行研究,在保育區成立前,每年行經的海龜數量僅有零星的個體;成立後,藉由「海龜點點名」發現有18頭海龜出現在海灣,佐證了保育區的成效與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陳麗淑主任說明,「海龜點點名」是國內學者引用國外的公民科學記錄方式。每一頭海龜臉上的鱗片排列就像人的指紋,具有個體辨別型,每一頭海龜都有不同的臉紋,用來辨別海龜個體。這次暖暖高中學生透過參與課程,認識海龜辨識的科學方式。
暖暖高中學生也帶領民眾體驗全球第一款探討海洋環境議題的合作型遊戲「海洋危機」,玩家透過回收、淨灘、環保用品及綠色科技研發等方式,找尋生態問題的解決之道。「高科技順序」遊戲則是由海洋教育遊戲設計課程的學生所研發,在15分鐘的遊戲過程中,體驗程式邏輯與資料處理的運作方法。
配合國際女科學日,海科館舉辦一系列的特別活動,不僅鼓勵女孩從事科學研究,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公民科學家,且更深刻瞭解海灣生態紀錄與海洋資源永續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