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在歲末之際,推出「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將帶領國人以新的視野瞭解臺灣,以臺灣為中心,從自然史、海洋史及生活史等不同角度切入,再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讓民眾重新認識我們所生活的島嶼。
展覽由海科館陳素芬館長進行開帆啟航儀式,陳素芬館長表示,海科館期許能為各地的參觀者,帶來不同的海洋知識和視野,「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聚焦在臺灣的海洋廣袤性、地理位置的獨特與重要。海科館也說明,這次的展覽分為四大主題,包含世界的臺灣、自然的臺灣、我們的臺灣以及持續書寫的臺灣,從不同面向介紹深受海洋所牽引的臺灣。
策展人潘美璟博士提到,這次的策展團隊特地邀請臺灣知名自然聲音紀錄者范欽慧老師加入展出,透過她的聲音紀錄,重現臺灣各地生動豐富的自然之音,加深民眾參觀的沉浸體會。
這次也特別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臺北市立動物園、雪霸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與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作,同時展有多項難得一見的標本,像是臺灣櫻花鉤吻鮭、臺灣黑熊、臺灣雲豹,或是臺灣特有種植物,在沉浸感十足的展覽現場更顯栩栩如生。
「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從即日起到11月12日在海科館3樓第二展廳展出,期間每個月將舉辦講座、課程或互動活動等,包含動植物標本製作、水下考古、茶葉包裝體驗、戲劇表演等,內容有趣多元,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海科館一探臺灣海洋文化的多元面貌。相關活動資訊可至海科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