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健署於2021年公布的「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之飲酒行為」結果,臺灣國高中職生曾飲酒率約5成至7成;曾喝醉率約8-20%,令人擔憂竟有不少國家未來棟樑暴露在酒精傷害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江俐蓉表示,年齡越小開始飲酒,越容易造成多種成癮物質濫用、危險性行為、課業表現差等問題。若青少年飲酒有相關身心問題,應盡早轉介專業人員評估治療。
酒精是青少年常使用的成癮物質,青少年飲酒已是全球重視的主要公共議題。江俐蓉醫師表示,青少年時期為10至24歲,是蓬勃發展的重要時刻,酒精卻可嚴重破壞這段寶貴發展階段,除了可能引起交通事故、自殺或他殺、跌倒、燒傷、溺水等死亡意外外,也會造成記憶力及學習力下降、肢體協調障礙、生殖內分泌系統病變、肝臟損傷等。此外,年齡越小開始飲酒,易有多種成癮物質濫用、危險性行為、課業表現差等問題。若在15歲前開始飲酒,未來罹患酒精疾患風險為其他人的4-5倍。
江俐蓉醫師表示,美國自1976年提高最低法定飲酒年齡至21歲,迄今已防止2萬多起交通事故死亡。另外,提高酒價及酒稅、落實禁止未成年人購酒、降低青少年接觸酒精廣告的機會,也有效改善青少年飲酒的情況。呼籲政府應積極擬定酒害防治政策,家屬部分則建議關心青少年的進出場所及交友狀況、不提供酒精飲料給孩子、明確傳遞青少年不飲酒的態度、鼓勵孩子們維持不涉及酒精的健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