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10天連假將至,臺灣失智症協會表示,過年期間可能遇到天氣嚴寒、生活模式改變、環境刺激增加,以及持續防疫等種種挑戰,讓失智者比較容易混亂易怒,也可能增加走失風險,建議家屬「年前多份準備、平安快樂過好年」,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並做好準備。只要掌握和失智者相處的技巧,就可以平安團聚過好年。
臺灣失智症協會徐文俊理事長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以致對環境改變的調適比一般人弱,過年期間可能面對陌生或是不常見的親友來訪、外出春遊環境及人潮、天氣轉變等與平時不同的狀況,因此,過年期間產生令家屬困擾的行為反應是可以預期的。家屬及親人要常常相互提醒,體諒失智者是受到失智症困擾,包容脫序行為,盡量不要糾正或爭辯,多多順著失智者、了解他們的需求、鼓勵讚美他,以活動或美食轉移注意力,才能化險為夷。
春節期間家屬與失智者在家共處時間較長,發生衝突機會相對比較大。協會提醒家屬預先安排好過年期間的活動,像是一同散步、打麻將、唱卡拉OK、下棋、寫春聯、包紅包、準備年菜等。另外,孫輩是引導失智長輩的得力助手,家人可多安排祖孫同樂活動,例如請失智者指導做年糕、幫失智者錄影,或是一起看祖孫都愛的卡通片,陪長輩看運動教學影片一起做運動等。
失智者過年回到老家或見到熟悉的親人可能會很開心,但也可能不認得親人。這時親友可主動向失智者自我介紹,避免用猜猜我是誰的方式來「考」失智者。主要照顧者可事先和親人溝通,幫助親人了解失智者狀態。隨時留意失智者的情緒反應,當失智者出現不安情緒時,減少人及環境刺激,安排安靜及舒適空間,讓熟悉的照顧者來安撫其情緒,讓失智者做喜歡的活動以轉移注意力。
失智症協會表示,年節期間是失智者走失的高峰,建議家屬要注意長輩外出衣著,或將外套掛在玄關並適時提醒。帶失智長輩外出時,安排兩位以上家人陪同長者,相互支援以降低走失風險。
除了家人親友在春節期間的支援,符合長期照顧2.0服務使用者的失能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失智者、55歲以上原住民或65歲以上失能長者,春節期間仍可使用長照服務資源,但須提前完成預約請大家留意各縣市資訊。
臺灣失智症協會徐文俊理事長表示,年節時可觀察親人是否有失智症早期徵兆。例如,親人原本能料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現在卻變得困難重重;爺爺過去寫得一手好書法,現在卻不知如何下筆;奶奶也可能出現懷疑東西被偷或配偶外遇等以前未曾出現之言行。若發現家人出現失智症的早期徵兆,可摘要記錄這些徵兆並至神經科、精神科的記憶門診或失智症門診就醫,或尋求各地失智症共照中心的協助,及早確診,可有助疾病症狀控制並減輕照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