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破除不孕症治療3大迷思 生殖醫學會呼籲個人化治療更助孕

2022-11-1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灣生殖醫學會提出「樂孕ABC三準則」,呼籲進行不孕症治療時在療效與安全性間取得平衡

臺灣生殖醫學會提出「樂孕ABC三準則」,呼籲進行不孕症治療時在療效與安全性間取得平衡

搶救國內生育率,中央去年推出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未滿45歲受術婦女的治療人次相較前一年同期成長6成。臺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表示,臨床觀察到不少初踏入試管嬰兒治療的家庭,常有「AMH值焦慮」、「取卵數的迷思」與「隱忍身體不適狀況」三大錯誤觀念,將可能增加治療過程的不適與心理壓力,呼籲女性進入試管療程前,應提前建立好正確的觀念,並與生殖醫學專家討論,制定最佳治療方式,朝成功生子邁進。

 

在不孕症治療上常見對AMH數值的迷思,臺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醫師表示,AMH為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 Mullerian Hormone),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可顯示患者卵巢卵子的庫存量,隨著年齡增加,AMH數值只會越來越低,在生殖醫學中是重要的評估指標,幫助醫師推估女性的生育力與適合的治療劑量方針,但許多民眾認為數值低等於生育功能不好而感到焦慮。其次是ㄧ般民眾認為取卵數越多可以提高受精率,但當取卵數超過一定數量時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機率也會上升,造成懷孕和活產率下降。另外,在不孕症療程會使用藥物調節賀爾蒙,可能造成身體不適及情緒起伏,過度隱忍恐阻礙治療進程。

 

臺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蔡永杰表示,錯誤觀念的根源常來自不孕家庭以他人治療經驗為主要參考,忽略生殖醫學治療最重視的個體化差異。最新研究已證實,根據女性體重與AMH與所訂製的個人化藥物劑量,懷孕率及活產率均能有所提升。建議進行不孕症療程前可充分掌握自己的身體數據,把療程安全與舒適列為首要,並與醫療人員詳細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臺灣生殖醫學會表示,國內目前試管嬰兒治療的技術與環境都相當進步,新型藥物也陸續引進,去年政府擴大補助後也更友善有生育計劃的家庭。臺灣生殖醫學會也提出「樂孕ABC三準則」,包括「適佳的取卵數觀念為要」、「適當的身體反應為原則」以及「適合你的個人化治療」,在療效與安全性間取得平衡,穩定療程中的身心狀況,有助懷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