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樂合奏尋找新生命,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絃舞鏗鏘》音樂會本周六(11/5)下午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經過當代作曲家的內化轉換,催生出傳統樂器的技法能量,及鑽研更多的演奏深度與樣態,帶來絃樂與打擊聲部的創新聲響。
臺灣國樂團劉麗貞團長表示,《絃舞鏗鏘》音樂會邀請甫獲臺北文化獎的國樂界泰斗瞿春泉老師及青年作曲家顏名秀、郭靖沐老師,並特邀大提琴家歐陽伶宜老師、臺灣國樂團打擊首席林雅雪老師,共同以精緻細膩的音樂語法,帶來多首全新創作的世界首演曲目,期望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與感受。
臺灣國樂團繼上半年《吹彈得魄》音樂會為吹管和彈撥聲部的全新創作後,再度跳脫傳統作曲的窠臼與公式,打造絃樂與打擊聲部的創新聲響。由歐光勳老師為拉弦樂團編配的《古槐尋根》開場,在趙季平的經典創作上將弦樂獨立出來精心淬煉,加上少許打擊樂器,展現絃樂音色與和聲融合之美;而郭靖沐《噠噠》板鼓協奏曲中的「噠噠」,則是鑼鼓經中的唸法,將為板鼓重新創作成具當代感的樣貌,賦予板鼓帶領樂團前進、轉換情緒的角色;顏名秀的《未盡之言》有感於疫情肆虐下的悲歡離合,透過革胡發以感動肺腑之聲,闡述生命獨白。
音樂會下半場由瞿春泉老師的《美人花-虞姬》獨挑大樑,以琵琶表現項羽氣蓋山河卻坐困圍城、霸王卸甲的悲戚。臺灣國樂團期待透過瞿老師的大作《美人花-虞姬》,作為2022年四大聲區聲音實驗(sound lab)的總結,將各個器樂的傳統技法能量完整展現,為您娓娓道來西楚霸王悲憤高歌、虞姬殉情自刎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