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白鼻心誤闖山區民宅 北市動保處籲民眾謹守3不原則

2022-10-22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民眾放置誘捕籠想誘捕街貓,卻是捕獲白鼻心

民眾放置誘捕籠想誘捕街貓,卻是捕獲白鼻心

臺北市鄰近山區的社區常見野生動物出沒,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表示,近期陸續接獲民眾通報救援白鼻心的案件,呼籲民眾遇到白鼻心等野生動物時勿驚慌,遵守「不干擾、不接觸、不餵食」的「3不」原則,讓野生動物自行回到棲息地。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動物救援隊林庭君隊長表示,白鼻心俗稱果子狸,常見於臺灣中、低海拔山區,是雜食性的夜行動物,善於攀爬,近年來族群數量逐漸穩定。原列為保育類的「白鼻心」在民國108年改列為一般類野生動物,但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野生動物還是不能隨意獵捕。

 

近日民眾常誤以為有街貓等情形,放置之誘捕籠卻捕獲白鼻心,或是白鼻心因迷路跑到家中不知如何處理。臺北市動物保護處在短短2週即接獲高達8件通報救援白鼻心案件,其中4件是白鼻心誤入民宅情形,在動保處派員到場了解及救援後,評估白鼻心健康狀況良好則協助引導離開現場,或將受傷動物後送就醫。

 

北市動保處表示,民眾如果在山區或是在住宅周邊發現幼年白鼻心,建議不要隨意接觸,要先觀察白鼻心媽媽是否持續回來照顧,如有驅離野生動物的必要,務必等白鼻心媽媽回來照顧寶寶時再行動,讓牠們察覺到目前的巢位有被干擾的風險,讓牠們自行「搬家」離開。此外,民眾也不要以巨大的聲響或動作驚嚇白鼻心媽媽,免得白鼻心媽媽被驚嚇後丟下寶寶離開。

 

林庭君隊長也提醒小朋友,如果在山區野外遇到白鼻心等野生動物千萬別驚慌,遵守「不干擾、不接觸、不餵食」的「3不」原則,即可讓野生動物自行回到棲息地。野生動物若進入家中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時,可撥打24小時動物救援專線02-8791-3064~5或1999#4020市民熱線通報,或上動保處官網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