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教育電台曾在新聞及《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為您深入報導過NASA在9月底故意讓太空船撞上小行星的「飛鏢任務」嗎?經過實驗與觀察,NASA 11號興奮宣布,這次實驗成功將小行星撞偏它的自然軌道,這是人類第一次改變天體的運行。美國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表示,若未來某個時間點,發現有小行星有撞擊地球的危險,且體積大到真能造成某些危害,那要謝天謝地,讓人類有過這次成功的測試經驗。
教育電台的新聞曾經報導,「飛鏢任務」的全名是「雙小行星軌道轉向測試」(DART),剛好縮寫就是dart「飛鏢」,所以任務中的太空船就叫「飛鏢」,去年(2021年)11月24號發射,在太空中飛行將近10個月,將在美東時間9月26號晚上7點14分,以2萬4千公里的時速,撞上在太陽系中互相環繞的雙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和「迪莫佛斯」(Dimorphos)中的「迪莫佛斯」。NASA把「飛鏢」太空船當作動能武器,和小行星「迪莫佛斯」正面對撞,看這一撞會如何,而在對撞前,「飛鏢」太空船會先釋放出義大利製的立方衛星「立吉亞」,好蒐集對撞之後需要蒐集的資訊。
根據NASA公布的最新訊息,「飛鏢」太空船的撞擊,將「迪莫佛斯」推入圍繞「迪迪莫斯」的一個更小、更快的軌道。「迪莫佛斯」的軌道周期因此改變了4%,也就是32分鐘,從11小時55分鐘變為11小時23分鐘,成果比預期還要好10分鐘。
科學家之前預測,「飛鏢」太空船的撞擊會讓「迪莫佛斯」的軌道路徑縮短至少10分鐘,但也說,改變幅度少到73秒都算成功。
NASA科學團隊表示,這兩顆被拿來進行測試的小行星及「飛鏢任務」,對地球都不構成威脅。但這兩顆行星很適合用來研究「動力衝擊」的行星防禦方法,也很高興這次驗證帶來成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