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鄉是臺東重要稻米產地,為避免鳥類在插秧與收割期間損害稻田,池上多位青農與生態顧問公司合作,找來陳勇如馴鷹師,利用合法飼養的猛禽在田間驅鳥,並搭配鷹偶、老鷹風箏等道具,以生物防治方法降低投藥以及其他人事成本。
每到插秧或收割時節,農民與野鳥之間的對抗進入白熱化,青農彭仲良說,池上田區水鴨頗為氾濫,尤其他的田區靠近濕地,水鴨聚集,常跑到田區戲水破壞秧苗,產季時也會有野鳥飛來吃稻穗,以往都是用鞭炮或閃燈驅趕,但效果不佳,且費時、費電。
為了有效降低野鳥造成的損害,池上鄉多位青農與生態顧問公司合作,找來專業訓鷹師,出動猛禽驅趕野鳥,並輔以老鷹玩偶及風箏等道具,讓野鳥不敢輕易「跨越雷池」,運用自然法則守護心血結晶。
訓鷹師陳勇如指出,利用猛禽驅鳥需有充足的前置作業,熟悉田區週遭環境生態,判斷適合的鷹種,如果田區有噴藥,要先了解是否會對猛禽造成影響,田間步道若有狀況也要處理,避免放鷹人員走動時受傷,建構出適當的環境後,才會讓猛禽出勤,降低人與鳥的風險。
青農魏瑞廷表示,為避免使用藥劑毒鳥、捕鳥網或鞭炮驅鳥,過去就曾利用「老鷹風箏」等猛禽擬態方式驅鳥,頗有成效,經生態顧問公司建議,這次導入真正的猛禽巡護農田,期待以物種間相剋的方式防治鳥害,提高產量,也使農田生產更友善,實踐里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