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是懷孕期間不可缺少的關鍵營養素之一,而且有助於胎兒骨骼及牙齒健康的發育,國民健康署特別彙整相關資訊,提供民眾進行參考。
根據國健署106到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20至49歲育齡婦女的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43.5%(血清維生素D濃度小於20ng/ml視為過低),另106到108年「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結果,我國20歲以上懷孕婦女的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30.2%,其中,孕婦曝曬日光的情形,每日不曾或很少(時間不到20分鐘)的比率達6成。
國健署表示,維生素D主要是經由皮膚暴露陽光下而產生,建議不塗抹防曬及適度透風的情況下,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間的日光直射時段,每週2到3次,每次10至20分鐘的適當日曬,以獲取維生素D;同時在飲食上選擇魚類及雞蛋等,並搭配充足鈣質的攝取,讓腹中的胎兒能健康發育。
不過如果大量使用補充劑,同時過量攝取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可能會造成體內累積過多而有維生素D中毒的現象,其主要症狀為高鈣血症,並有多尿、異常口渴及高尿鈣等情形,產生腎臟、血管、心臟、肺臟等軟組織的轉移性鈣化,反而影響到自身的健康,建議民眾還是透過日曬及飲食適度補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