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到9月是臺北市綠竹筍盛產期,臺北市產業發展局今(15)日舉辦記者會,宣告2022「臺北市綠竹筍季」正式登場,將攜手民間單位舉辦買筍趣和採筍趣系列活動。為了推廣臺北市的綠竹筍,木柵區農會與知名主廚黃景龍師傅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從產地直接到餐桌,建立食物產銷鏈的夥伴關係。
臺北市的綠竹筍素有綠寶石之美稱,產業局副局長王三中表示,今年臺北市綠竹筍產量約96萬斤,由於今年雨水量充足,使得綠竹筍的品質跟產量都很穩定。此外,臺北市綠竹筍品質評鑑比賽邁入第四年,將透過綠竹筍的外觀及色澤、柔嫩度、甜度,選出冠、亞、季軍、甜筍王以及優良獎得主,並將於6月18、19日在花博農民市集進行頒獎及展售。
臺北市因為氣候的關係,綠竹筍成長速度雖然比南部慢,但也因為高溫多濕的氣候差異,加上北市土壤屬於沙質壤土,讓臺北市享有絕佳的地理優勢,種出來的綠竹筍非常鮮甜爽脆。為了推廣臺北市的綠竹筍,產業發展局推出買筍趣活動,從即日起到8月底的每週六、日在花博農民市集,每週二至週日在木柵區農會門口就能買到臺北市在地的優質鮮筍。
新鮮的綠竹筍該如何挑選呢?木柵區農會萬興綠竹筍農事研究班班長黃勢棠說,民眾購買綠竹筍要看外觀,首先就是不能「出青」,要白白的;其次就是要「彎」似牛角。筍身矮胖才不會空心,烹調後才沒有苦味。此外,筍子底部聞起來要有筍香而且一定要白,筍尖不能開岔,建議民眾購買現採的綠竹筍,會比泡水的更加新鮮好吃。
此外,為推展食農教育,北投、士林、景美、木柵、松山及大安區農會將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綠竹筍園一日農夫生態體驗,邀請親子一起到筍田採筍,還能品嘗到現採最新鮮的筍子,活動訊息可至臺北市農會休閒農業資訊入口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