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詔安客西螺農工李秉璋主任 用力傳承詔安客語 

2022-02-21 發佈 劉文珍 彰化
西螺農工李秉璋主任傳承詔安客語,獲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貢獻獎

西螺農工李秉璋主任傳承詔安客語,獲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貢獻獎


因為人口凋零、因為少子化,臺灣詔安客家人約莫不到7000人。因為自我的認同、文化的使命感,西螺農工圖書館主任李秉璋從民國96年開始積極投入詔安客語的傳承任務;他說,語言沒了、文化沒了,客家認同也沒了,什麼都沒了。

西螺農工一年級的廖姿婷同學,是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情境式演說優等學生,在學校,她可以用流利的詔安客語和圖書館主任李秉璋交談。事實上,在雲林的崙背二崙到西螺,能說詔安客語的人愈來愈少,特別是像廖姿婷這樣高中學生。
本身是歷史老的西螺農工圖書館主任李秉璋很憂心的引用客委會的調查指出,
詔安客約是8000 或7000,但是目前應該更少。他表示,語言傳承,要有年輕人有小孩,才有辦法教,但是在雲林二崙和崙背,老一輩沒了,加上少子化;會講詔安客語的人愈來愈少。
李秉璋主任認為,不只學生,連家長也會疑問,學英文可以走向國際,而且有助學於升學,英文強好像社會競爭力也強,學英文就好,為什麼要學客家話?
但是李秉璋主任認為,學客家話是一種文化傳承,語言沒了、文化沒了,就不再是客家人,甚至連客家認同也沒了,你再也不是客家人,自我定位自我認同就產生危機了
客家話要消失。李秉璋主任說,自己從小講客語卻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不知道自己講的是客語。他說,自己是雲林縣二崙鄉人,小時候很疑惑,跟人家說話人家聽不懂,長大才知道,原來我講的是客家話,我是客家人。後來知道自己是客家人,講客家話,愈了解後,危機感愈重。

正因為如此,李秉璋很用心,很積極的利用不同的方式推廣詔安客語。他進一步說明,詔安客語要從家裡教、社區辦教學活動以及學校三管齊下,才能延緩詔安客語的消失。
獲得109年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以及110年「推動客語教學語言獎勵」的詔安客,西螺農工的圖書館主任李秉璋主任好憂心,努力的推廣傳承詔安客語。他說,家裡不教就是最大危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