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今晚準備吃元宵湯圓?營養師教你換個湯底吃了沒負擔

2022-02-15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宋佩蓉營養師表示,甜湯底可用低脂牛奶代替,清爽無負擔

宋佩蓉營養師表示,甜湯底可用低脂牛奶代替,清爽無負擔

今天(2/15)是農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許多民眾習慣在晚上一家團聚並一起吃幾碗甜或鹹「元宵」或是「湯圓」。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宋佩蓉營養師提醒,元宵及湯圓都是高澱粉、高油與高糖所組成,再搭配同樣是高澱粉、高油脂的紅豆、花生甜湯為湯底,可能會攝取過多熱量,讓身材跟著圓滾滾,因此建議了3種低熱量湯底,像是「清爽低熱量湯底、養生滋補湯底、蔬菜鹹湯湯底」,都是很好的選擇!

 

宋佩蓉營養師表示,「元宵」與「湯圓」雖然做法不同,但都是糯米粉內裹餡料製作的高熱量食物,小小一顆熱量不低,10顆小湯圓或1顆約20克的大元宵,熱量約70-75大卡,相當於1/4碗白飯,鹹口味的鮮肉湯圓約60-70大卡,吃4顆就等於1碗白飯,若將元宵與湯圓當點心吃,也會壓縮到正餐的飯量,因此若仍無法抗拒美食的誘惑,可以透過調整湯底來減少熱量的攝取,並將元宵、湯圓換算熱量,替代白飯與其他配菜一起吃當成正餐享用。

 

宋佩蓉營養師提供3種低熱量湯底,像是「清爽低熱量湯底」可以選用低糖低油脂的低脂牛奶、無糖豆漿或無糖的紅茶、抹茶、麥茶。「養生滋補湯底」選用桂圓、紅棗、枸杞、薑汁熬煮,使用食材本身的甘甜,減少額外添加糖的熱量,增加湯圓搭配變化又能降低負擔,也很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食用。「蔬菜鹹湯湯底」選用低脂瘦肉絲及葉菜類、香菇、蘿蔔等蔬菜一起熬煮,以胡椒、蝦米、紅蔥、韭菜等辛香料提味,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均衡攝取營養。

 

宋佩蓉營養師建議民眾要吃也要動,趁著花好月圓,飯後與家人朋友出門散步,增加活動量可消耗多攝取的熱量,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還能幫助緩解腹脹,並提醒因為元宵與湯圓的升糖指數高,糖尿病患者須適量食用,包餡大湯圓每次食用不超過兩顆;高血壓、腎臟病患者食用鹹湯圓時避免喝湯,以免攝取過多鈉、鉀等離子;腎臟病患者要避免紅豆、花生、芝麻等磷較高的配料,或是搭配磷結合劑一起使用;腸胃道消化機能不佳者務必要酌量食用,且要細嚼慢嚥,避免有腹脹腹痛、胃食道逆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