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去年網購爭議逾3千件 消保處提醒慎選網購平臺留意細節

2022-02-03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網購需求大量增加,尤其春節期間,社群媒體大量露出年貨販售廣告,民眾透過社群媒體收看廣告或直播方式,只要點擊手機頁面,即能購得商品,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3日)特別提醒民眾,這種購物方式看似迅速便利,實則潛藏高度風險,民眾進行網購時,應慎選電商平臺,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社群媒體廣告。

 

行政院消保處指出,去年(110年)各縣市政府受理一頁式廣告相關消費爭議高達3,180件,多數是透過社群媒體下單而出現糾紛。行政院消保處建議民眾,要熟記一頁式詐騙廣告特徵,只要是廣告內容強調貨到付款、商品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標榜7天鑑賞期、限時限量促銷、網址拼音奇特、出現陌生用語、未提供實體聯絡電話及地址等情況,下單前應上網搜尋賣場評價,避免上當。

 

其次,以國內平臺購物為優先,因為處理跨境消費爭議實屬不易,盡量選擇國內知名或商譽良好的電商平臺進行購物,並以第三方支付方式付款。

小心假交友真消費、貸款及確保個人資料安全,保護自己的資訊設備及帳戶。

 

行政院消保處提醒民眾,切勿因貪圖方便或低價產品,衝動在社群媒體進行購物,宜選擇信用可靠的電商平臺購買年貨,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歡喜過新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