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者因為疾病因素而逐漸喪失方向感,導致走失意外頻傳。臺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根據警政署105年到109年的統計資料,近五年來失智者走失通報案件共10,471件,且有逐年攀升的趨勢。此外,由民眾尋獲失智者的個案數也呈倍數增加,顯見民眾協尋失智者意識提升。
期望透過社區的資源和力量,幫助迷路的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臺灣失智症協會與臺北市政府合作,連結失智者本人、社政、衛政、民政與警政單位,歷經半年時間討論發展,並多次在社區實際演練協尋機制,連結社區志工網絡,一旦通報失智者走失,各單位能夠發動志工,快速找到走失者。
臺北市中山區復華里參與守護失智網絡工作小組,里內志工從去年起進行協尋演練。里長黃展輝表示,去年中秋節連假期間,有位從松山區走失的失智長者在深夜時分於里內跌倒,經由志工依照協尋機制進行通報警政單位,在半小時內就找到失智者的家人,讓長者能安全回家。黃展輝里長認為,失智協尋機制應該參照防災演練定期進行演練,打造溫馨友善社區。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出,人口老化導致失智人口增加是無法避免的問題,目前推估110年底臺北市有40,259名失智長輩,許多是尚未確診並接受醫療資源的患者,希望社政、警政、衛政與民政單位通力合作一起協尋,縮短長者走失的時間,提高失智者尋獲生還率。
臺灣失智症協會表示,國內失智症人口逾30萬人,有超過7成的極輕度及輕度失智者在社區自由活動,走失問題也成了照顧家屬最大的隱憂,呼籲能有更多的里長加入協尋行列,協會將提供協尋演練SOP及相關資料供里長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