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環保局日前舉辦「低碳校園授證典禮」,共有15所學校獲得低碳標章,其中位在淡水區的文化國小,以校羊放牧取代傳統割草,並將其排泄物製成天然肥料,同時降低碳排放量,因此獲得今年「金熊級」標章。
新北市文化國小多年來積極推展永續環保的觀念,校長蘇穎群表示,現在有許多學校或是團體經常到海邊撿垃圾,但其實想要帶給孩子們的觀念不只是一時的減塑減廢,而是要真正成為一位環保小公民,他的一天就能讓明天的世界更好,因此善用光電循環利用,把全校的水資源與操場的雨水回收,利用太陽能運到樓頂,以水位能來澆灌、沖刷廁所等等,接著也有裝設智慧電表,讓學生去比較哪些行為會造成這個月電費減少或增加,他自己就很有感。
而在校園中總是會有許多的雜草與落葉,蘇穎群校長就說,以往不定時都要割草,甚至裝在垃圾袋去燒,跟環保完全背道而馳,因此引進羊咩咩擔任生態割草機,一方面是生命教育,二方面是羊會吃草,讓草維持一個高度,還能收集羊大便混合落葉及雜草製作堆肥滋養土地,以減少碳足跡,想盡方法去做循環利用。
蘇穎群校長也特別感謝環保局,從點、線、面三方去引導環境教育,比如說每兩個月都會出版「環保小局長」雙月刊,每期都會有不一樣的主題,儼然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像是PM2.5、海廢等等,這些比較深奧的問題可以深入淺出,重點是這本月刊能讓孩子有互動感又有獎品,所以小孩子也曾分享,想要寫小文章希望可以刊登出去!
文化國小先前已經獲得兩次銀鵝級,今年特別請環保局邀請專家到校指導,檢視老師們所規劃的課程有沒有帶入環保觀念,或是有沒有理論基礎去支撐,這次獲得金熊級,讓學校更有動力去落實環境教育,未來將逐年編列預算,設置各樓層水霧噴灑系統,結合生態空氣綠籬之滴灌系統,創造微型氣候,降低太陽直射建築的溫度,培養學生從小成為綠色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