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讓失智者能自立生活 臺北市一區一共照串起失智服務網

2021-09-08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活動

臺北市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活動

9月21日國際失智症日即將到來,臺北市衛生局今年以「智立生活 臺北憶起幸福」為主題,9月4日於臺北車站新光大樓前廣場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活動,透過海報展,向失智者及家屬秀出創意活動、課程,12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在現場攤位服務體驗,溫馨熱絡的氣氛讓民眾感受到失智照護資源就在身邊,即使罹患失智症也有機會自立生活,與人互動。

 

與會的臺北市黃珊珊副市長表示,臺北市的失智照護理念是鼓勵「智立生活」,透過失智照護資源幫助失智者發揮仍有的生活能力,同時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以一區一共照中心為基礎,布建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讓失智者在不同疾病階段,依其照護需求提供個別化服務。

 

在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活動中,臺北市共有45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展示特色課程與服務,例如北投區結合臺北榮總和鄰里資源,打造慢活、禪繞畫等課程;士林區為失智者引進寵物輔療,還提供志工培訓課程,讓長者也能成為失智照護的在地守門人。中山區有魔術、戲劇等輔療,針對外籍移工還有培力訓練;松山區將中西醫照護帶入據點服務、邀請大專院校學生擔任志工,失智症協會因應疫情錄製有失智照護居家防疫影片,幫助照顧家屬降低照顧疑慮;大同區有據點為失智者貼心增闢週末場次活動,讓照顧者有時間喘息。

 

中正區有臺北市首家失智共照中心市聯醫,並對照顧者傳授照顧技巧與輔導諮商;萬華區有臺大醫院今年甫成立失智共照中心,與健康服務中心、社區團體在社區找出疑似失智個案,進而確診和提供個案管理服務;信義區、大安區的活動活潑多元,有據點每日安排職能復健、美食地圖懷舊等課程,讓失智長者輪番體驗不同主題;內湖區、南港區多提供有共餐服務,營造交流機會;文山區有據點引介網路粉絲團、視訊軟體等新媒體教學,讓長者上網學習更有動力。

 

衛生局表示,臺北市失智照護資源豐富,若您或身邊親友對失智症有疑問或想多了解照護資源哪裡找,可參考臺北市衛生局編修之「110年臺北市失智照護服務資源手冊」,集結最新臺北市失智照護服務資訊,協助有疑似失智症狀的民眾就醫確診與尋求相關失智照護服務,亦可多利用以下資源管道:
1.各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聯絡方式,請洽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失智症服務網
2.臺北市政府衛生局Line官方帳號
3.市民如有關失智照護需求,可以手機、市話直撥1966,將有照顧管理中心專人提供申請長照相關服務或轉介資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