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中泰國小申請教育部「潔淨能源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攜手國立海洋大學一同發展海洋能課程模組,引導學生運用海洋的力量進行發電,教學團隊帶領孩子們製作出洋流能和波浪能的發電模組,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及重視再生能源的發展。
中泰國小是新北市海洋教育藍星學校,因此選定海洋能作為學校特色課程的主軸,校長陳敏輝表示,有感於能源教育的重要,希望能將這樣的課程帶給孩子們,因此透過臺南大學院長張家欽引薦,技術專家海洋大學關百宸教授,和課程專家新竹教育大學的張美玉教授,協助校內老師共同備課,規劃課程模組內容,並協助海洋能教具的技術指導。
109年9月底展開密集的潔能課程工作坊,低中高年段三組老師,進行專業的對話、互動、討論並撰寫教案與製作教具等,終於在10月底完成低中高三套海洋能發電課程模組的設計,並於11月進行公開試教。評審委員之一,新北市退休林建棕校長提到「以終為始」的概念。中泰海洋能的課程模組,最終目標是要讓高年級孩子透過洋流能和波浪能的知識,了解海洋能發電的奧祕。
陳敏輝校長補充,在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分別設計不同的模組,低年級設計出「能源小達人」模組,奠定孩子基本的能源概念,從認識生活中的能源開始,接著在中年級設計出「認識臺灣的能源」模組,結合自然課內容,帶入再生能源與潔淨能源的概念,學習簡易的機械原理,體驗再生能源運作的方式,最後在高年級設計出「泰洋酷客」模組,先讓孩子畫圖創意發想,思考如何運用海洋的力量進行發電,團隊帶領孩子們製作出洋流能和波浪能的發電模組。
陳校長說,經歷過這幾堂課程後,學校安排孩子至萬里國小進行能源遊學課程學習,中泰團隊發現孩子們對於海洋能源的概念已有相當的基礎,也展現出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台灣有98%的能源都仰賴進口,隨時都有匱乏的危機,期盼經過中泰國小全體師生勇於嘗試與努力,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臺灣的能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