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9)天宣布全國防疫升為三級警戒,因此在今(20)天上午,指揮中心已經跟全臺22個縣市政府完成召開第一次的「全國防疫會議」,針對整合防疫資源、檢視執行進度以及駁斥錯誤不實訊息為三大重點。
會後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在首場會議中已經跟22縣市達成六大共識。第一是請各地方政府儘速盤點熱區採檢站設立事宜,並提報指揮中心評估協助;第二是針對採檢、後送就醫、診療程序及集中檢疫場所設置標準等,會將現有的流程提供各地方政府;第三是有關地方政府防疫物資需求,請儘速提報指揮中心,以及時撥補;第四是醫療資源整合部分,後續會統籌全國盤點與資源分配事宜;第五則是考量足跡為跨縣市,會進行整合跨區域公共場所活動史及處理流程,供各地方政府參考;第六是有關COVID-19疫苗,請各地方政府優先提供第一線醫護人員接種。
至於會議另一大重點則是駁斥錯誤不實訊息,針對近日有惡意人士冒用疾管署或疾管家名義成立社群,誘使民眾加入一事,陳副指揮官澄清,疾管家LINE官方帳號僅有一個,且前方有盾牌標誌,民眾可透過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首頁加入正確疾管家社群,籲請民眾勿受騙,加入冒名社群。另外也澄清從未有「購買某公司3,000萬劑COVID-19疫苗」一事,因此近日網路流傳「政府不願購買某公司3,000萬劑COVID-19疫苗」等訊息均為不實訊息。
指揮中心重申,近期惡意假訊息猖獗,疫情資訊需以指揮中心公布為主,民眾接獲來源不明的訊息時,應先查證,切勿隨意散播、轉傳,以免觸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法最高可罰300萬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至於冒名社群遂行詐騙行為,可能違反刑法第339條之4的加重詐欺罪,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