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逾5成類風濕性病友自行停減藥 醫師:病情易惡化

2020-12-18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醫師呼籲病患按時服藥,多與醫師溝通。

醫師呼籲病患按時服藥,多與醫師溝通。

根據統計,全臺大約有6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但病人常因延誤治療、副作用嚴重拒絕吃藥,導致關節破壞嚴重,風濕病基金會呼籲病友,切勿自行停藥,應該積極與醫師討論,可使用最新的生物製劑治療,有機會避免情況惡化。

 

風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滋指出,全臺6萬名病患中,有5成8以上病人會忘記吃藥,5成以上因為有掉髮、嘴破、腸胃不適等副作用而自行減藥或停藥,這恐怕造成關節疼痛加劇、甚至變形,讓病況更嚴重,他呼籲病友,千萬不要自行停藥,避免病情惡化。

 

傳統的修飾抗風濕病藥物副作用大,加上病人共病多,服用藥物量大,造成病患服藥意願低落,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指出,在傳統治療藥物之外,新一代的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能修復骨頭,延緩病人的關節變形,且也能減少服用口服藥物,減少副作用,有助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曹彥博指出,目前健保署規定,病患須使用傳統藥物治療至少半年後,若無法控制,才能申請採用生物製劑,他提醒病患,要積極與醫師溝通,讓醫師掌握病情,才能採取最好的治療方式。

 

蔡世滋也呼籲民眾,若有關節疼痛、紅腫,要儘速就醫,請醫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