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北市衛生局抽檢網購生鮮蔬果 2件蔬菜殘留農藥不合格

2020-11-1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陳怡婷科長說明網購平台販售生鮮產品抽檢結果

臺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陳怡婷科長說明網購平台販售生鮮產品抽檢結果

近年來網路販售電商平台興起,網路購物快速且便捷的特性使得消費者改變了消費型態,不少民眾透過網路購買生鮮蔬果及冷凍調理食品。臺北市衛生局為民眾的食安把關,過往除了針對大型網購平台進行抽檢外,本次特別針對小型的電商平台進行抽檢。食藥科陳怡婷科長說明,本次共查驗15件產品,包含8件生鮮蔬果8件、7件冷凍調理食品,檢驗項目包括衛生標準(生菌數、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殘留農藥。檢驗結果有1件「青江菜」檢出2項殘留農藥、1件「紅莧菜」檢出1項殘留農藥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

 

陳怡婷科長表示,殘留農藥含量超過「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者,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殘留農藥或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規定,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可處分責任業者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由於本次不符規定的產品都來自外縣市,臺北市衛生局已移請來源所轄衛生局通知下架不得販售及農政單位溯源處辦並輔導農民正確田間施藥。

 

民眾要如何避免將農藥吃下肚呢?食藥科陳怡婷科長建議民眾優先選購當季蔬果,於食用或烹調蔬果前,先以流動清水沖洗根部或果蒂處,再以水浸泡10-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與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等方式,來減少及降低農藥的殘留。此外,民眾在網購冷凍調理食品時,應選擇商譽良好之商家,取得商品後如不直接料理食用,應儘速將產品冷凍保存;料理食用時,應檢查產品色澤與氣味是否正常,並充分加熱後再食用,以確保食品品質及食用的衛生安全。

 

臺北市衛生局也呼籲農民栽種時要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電商平台業者販售生鮮蔬果也必須要求賣方提供完整產品交易憑證並妥善保留,另外也要將產品外箱來源資訊(如廠商名稱、供應代號等)拍照存證,假若有不合格情事,便於後續追查產品來源,達到源頭管理的目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