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原小熊Mulas在12日清晨終於返回臺東,在林管處、獸醫及照養員的陪同下,順利進入海端鄉龍泉野訓場,將展開為期3個月、一系列適應野外環境的訓練,若順利,預計在5月中旬後,Mulas小熊就可以回到森林環境中展開新生活。
108年下半年臺東緊急收容的2隻小熊,因為東部缺乏照養及野訓場域,林管處著手建置野訓場,為避免施工對小熊們造成干擾,去年10月暫先將小熊們移至臺中烏石坑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短期照養。
不過,今年1月在健檢時,較Mulas大2個月的利稻小公熊Litu意外脫逃,在誘捕未果後,透入大批人力陸地搜尋、科技儀器追蹤監測及空勘等方式,都未能發現Litu的蹤跡,研判牠極有可能進入鄰近的森林山區,搜尋工作持續到2月7日結束。
上個月2日照養團隊讓Mulas小熊戴上無線電發報器,進入特生低海拔試驗站的野訓場活動,Mulas小熊適應十分良好,四處探索森林野地環境、尋找食物,照養員也觀察到牠會主動獵食野訓場內的臺灣野兔,顯示Mulas小熊有主動捕獵的能力。
日前臺東龍泉野訓場已完工,經過專業評估及討論,為了讓Mulas小熊可以在最接近牠原生的野外環境進行訓練,臺東林管處決定將Mulas小熊移回臺東野訓。
移運工作選擇於干擾最少的夜間進行,運送車輛於11日深夜自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出發,啟程前由獸醫師及照養員進行飲食調整及健康評估,並由專人全程陪同,以最舒適、安全的方式讓Mulas小熊順利回到臺東龍泉野訓場。
龍泉野訓場以3個月的時間建置完成,面積約0.32公頃,圍籬長度達376公尺,以63片厚4.5公釐巨大的不鏽鋼鈑焊接而成,內部為天然的闊葉樹林,以楠木、櫧櫟類林木為主,為了增加野訓棲地的豐富度,特別整理了1處飲水池及2個小平緩區。
另外,為了增加小熊野外食源,場內另栽種了青剛櫟、三斗石櫟、印度苦櫧及小西氏石櫟,外圍也栽種了原生的桃金孃、七里香、鐵冬青、春不老、臺東石楠等開花結果的植物,除了增加綠覆蓋,這些果實都是黑熊會取食的野生食物。
臺東林管處劉瓊蓮處長表示,經過半年、多方專業及工作人員的努力下,Mulas小熊終於回到最初被發現的臺東縣海端鄉,也展開返回自然野地前的野外訓練,希望Mulas小熊能順利學會各種野地求生技能,以面對未來自然野地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