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藝起來學學」 助學童從自然中學配色之美

2019-08-22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排灣族原住民族嘉蘭國小

排灣族原住民族嘉蘭國小

為了推廣藝術教育,教育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自102年起共同辦理「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畫」,第6期計畫成果發表會今天(22號)舉辦,由教育部范巽綠次長、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徐莉玲、張基義副董事長、抽象藝術家莊普共同出席,並分享歷年參與計畫對學生美感學習的影響!

 

來自臺東偏鄉的排灣族原住民族嘉蘭國小,唱出了藝術對他們的感動。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表示,從102年起,教育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合作辦理「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畫」,以「文化色彩」為核心,長期辦理國中小藝術教師參加師資美感研習系列課程,本期計畫文化色彩課程,也首度延伸到國高中階段青少年,107學年度共舉辦3場「教師美感增能工作坊」,共348位教師參與,鼓勵教師帶領學生運用「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網站」,藉由藝術家與攝影師作品,學習藝術家與大自然的色彩及配色,並挑選出5種家鄉代表色彩進行彩繪,完成8,178件「小感動豬」作品,而141所學校所挑選的5種家鄉色彩,更共同集結出了代表全國各地的705種文化色彩。

 

臺東縣嘉蘭國小校長邱光輝說,學校經歷過八八風災,藝術教育對學生們有療癒的效果,這項計畫對學生們的顏色觀察有所啟發,像是學校學生最常用的白色,來自白雲;紅色來自洛神花;黑色來自石板屋;黃色來自小米,其中學生最常使用黃色,因為在排灣族的文化中,黃色又象徵著平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