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教署今天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2019幼兒園統整教學影片發表會」,會中首度發表以紀錄片方式拍攝幼兒園統整教學的精彩課程案例短片,並邀請參與拍攝的幼兒園團隊現身說法。同時,為了讓全臺各地的教保服務人員也有機會觀賞影片且藉由實作體驗,將影片中的教學案例運用或轉化到自己的教學現場,將於4月14日、4月28日、5月5日在臺中市、臺南市、臺北市共舉辦三場「影片座談及工作坊」。
本記錄片委請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及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拍攝,拍攝對象為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臺東縣共8間幼兒園,共計拍攝了9支系列短片,呈現幼兒於不同統整主題探索的過程中,展現多樣的學習經驗與能力。例如「運動公園行」,看見市區幼兒園善用社區及公園資源,不僅擴展遊戲及運動空間,更增進鄰里互動;「陀螺轉」是孩子使用基本的幾何圖形組構陀螺,並從中發現視覺暫留現象、重心及倍數等概念;「學料理」的孩子則是像科學家一般,在研究如何製作餐點的實驗中發現食材使用最好的比例。
影片中統整課程落實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藉以宣導課程統整及推動教學正常化,讓幼兒能適齡適性、全人發展,呈現幼兒在園如何自主學習、問題解決及相互討論合作,以有助於大眾更貼近幼兒的學習現場,也讓我們清楚看見在專業教保服務人員努力設計的環境與多元啟發的教學下,幼兒有熱情、有能力、有創意、樂於學習的一面。
期望藉由影片讓大眾看到當今臺灣幼兒教育豐富多樣的面貌,與過去大不相同,不僅是走在前瞻教育改革的路上,呼應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自發、互動、共好」核心素養的目標,同時也跟全球先進優質的學前教育接軌,本次發表之「幼兒園好好玩」統整教學短片及海報也將放在「全國教保資訊網」公開讓民眾瀏覽,以利民眾有更多機會了解及分享統整教學對幼兒自主學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