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海洋教育不應限於里海校區 要讓所有校園都深入

2018-10-03 發佈 孫唯容 臺北

新北教育局從1日到3日舉辦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暨國際研討會議,結合各縣市海洋特色學校,展出年度海洋教育推動成果。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海洋教育是十二年國教重大議題,由34所海洋教育「藍星學校」策略聯盟,共同推動學校特色海洋課程、水域運動體驗、淨灘保育,希望讓學生們從小學習愛護海洋。

 

「藍星學校」是以海星為象徵意義與圖騰,不僅只有濱海的學校,也包括與山海、河川、濕地有關的學校推動里山、里海精神。

 

教育局工程及環境教育科長劉美蘭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所以海洋教育不能只落實到接近海洋的校區、校園,包含市區型的學校,也都要從該整體環境,甚至是戶外教學中落實海洋教育的理念。

 

環教科股長田如君說,新北在野柳國小就推動「里山里海親子食農教育」,教導學生體驗漁村文化製作討海麵,加入當地盛產的石蓴製作海藻麵,也加入慢魚運動的推廣,由於居在濱海附近的民眾,許多人更是以海維生,這樣的做法不只是單純認識海洋生物,同時也會跟著理解到家中產業。

 

田如君也說,竹圍、樹林、米倉國小等就是市區型校園,也有海洋教育,像是樹林國小附近就有鹿角溪濕地,學校會每週四派一位環保小尖兵去維護清潔,如果有校園來遊學,更要導覽;在米倉國小會時常出現螃蟹,就將螃蟹納入校本課程中,成為生命教育的主題,米倉的孩子為了愛護螃蟹,會注意自己不可以在走廊亂跑,更在龍米路附近貼出告示牌,請行人、行車注意螃蟹、放慢腳步!

相關新聞